您在這裡
RSS 聯播
環境部提醒:6月30日前完成碳費自主減量計畫登記申請
我國碳費制度已於114年正式實施,預估徵收對象涵蓋約252家企業(共464家工廠),企業於115年5月須依114年排放量來申報繳納碳費,為鼓勵企業積極投入減碳行動並享有優惠費率,環境部提醒有意願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的業者,務必於今(114)年6月30日前填具申請表並正式行文至該部提出登記申請,即可先保留優惠費率資格,再於8月31日前完成計畫書的補件作業。根據「碳費收費辦法」與「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的規定,企業須於今(114)年6月30日前向環境部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經審查通過後明(115)年繳交碳費時,就能以優惠費率(100元/公噸CO2e或50元/公噸CO2e)計算;倘若晚於6月30日提出,則明年則須用一般費率(300元/公噸CO2e)繳費。環境部為協助企業因應國際關稅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參照財政部所得稅申報作法,提供「先登記申請、後補充資料」的方式,讓事業有充分的時間來完善技術方案與自主減量計畫書之資料準備,請事業務必把握最後的時間,在6月30前正式行文提出計畫的登記申請(以郵戳為憑)。根據環境部統計,至6月26日止已有249家事業(廠)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其中包括有62廠申請行業別指定削減率(附表一)與187廠申請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附表二);另外也有115家事業(廠)已完成意願登記,總計目前該部已受理364家事業(廠)的自主減量計畫申請或登記,換言之有近8成的碳費徵收對象都會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的申請,預期這些自主減量計畫將為臺灣減碳帶來新的成長動能。環境部重申,碳費制度為臺灣邁向2050淨零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亦是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策略,碳費制度在輔以自主減量計畫及指定目標下,除確保碳費徵收制度的減量成效外,也可引導產業走向綠色轉型,環境部呼籲尚未提出申請之收費對象,務必要在6月30日前發文向該部提出登記申請,保留優惠費率的適用資格,並保障自身權益。
完成阿爸的願望 南門國中成為北市第一所綠旗認證生態學校
環境部今(27)日辦理「臺美生態學校認證表揚暨成果發表會」,針對114年獲認證的學校頒發證書,同時也頒發感謝狀給長期陪伴生態學校的黑松、彩晶等8家基金會。環境部表示,為了鼓勵學生自發參與,並以實際行動影響校園環境及社區,臺灣自103年與美國環保署合作推動「臺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目前已有791所學校參與,並有500所學校獲得認證。本次共有9所學校取得銅牌,9所取得銀牌,以及6所取得綠旗。而難能可貴的是臺北市的南門國中,除了是臺北市第一所獲得綠旗的學校,背後還有一個實現爸爸願望的故事。環境部轉述南門國中表示,該校長期投入臺美生態學校計畫,並分別在105年及107年獲得銅牌及銀牌認證,主要的推手就是當時的謝扶成主任。而111年時,謝主任的女兒也是當時校內班聯會代表的謝祈恩同學,為了能延續爸爸的願望,特別號召了一群同學組成生態團隊,透過檢視校園環境問題與提出解決方針,播下生態學校成長的種子,即使謝主任及謝同學後來都陸續離校,但在後繼學弟妹及師長的努力,以及臺北市環境教育中心與環保局的協助下,在「生物多樣性」、「永續食物」或「消耗與廢棄物」等方面都表現傑出,成果包含復育原生魚種、推動惜食與紙容器回收,以及結合生態解謎與食農課程等,並獲得審查委員的一致肯定,也取得最高榮譽的綠旗認證。另外為了鼓勵社會資源協助生態學校成長,環境部也在今日頒發感謝狀給黑松、彩晶、金車、群創、耀登炳南、台達電子、光寶及觀樹等8家基金會,其中黑松教育基金會自102年以來長期投身環境教育,後來透過「黑松愛地兒點子計畫」、「黑松綠+校園生態計畫」及「黑松尋。耕課程計畫」等具生態學校理念的專案,引導桃園地區的學子探索家鄉環境,培養對土地的關懷與行動力,累計已有68所學校、4.6萬名師生受惠。而彩晶文教基金會則是以全國學校為對象,透過推動「生態學校」及「科技創新暨永續教育」等計畫,以經費、媒體宣傳及論壇等方式協助全臺37所學校、42個專案及近1萬3千名師生推動校園環境教育。因此環境部也特別頒發了「生態學校卓越貢獻獎」給這2個基金會,感謝他們的貢獻。環境部最後表示,臺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以完整的制度引導學校透過7大步驟及12項環境路徑執行校園永續治理,並藉以取得銅牌、銀牌及綠旗等3級認證。因此這些年來許多重視生態與環境議題的學校,都願意選擇,也能輕易依循這項制度發展出自己的故事與特色。這次獲得綠旗認證的學校除了南門國中外,還有桃園市新埔國小、美華國小、高雄市左營國小、彰化縣芙朝國小及屏東縣餉潭國小等5所學校,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到環境部「環境探索館」(https://eeis.moenv.gov.tw/)及「臺美生態學校夥伴」(https://ecocampus.moenv.gov.tw/)等網站發掘他們的故事,更期待有更多的學校及社會資源能夠共同參與生態學校,一起為我們的環境及未來種下重要的種子。
公告修正「乾電池回收清除處理費費率」,鼓勵自建循環鏈享優惠費率
環境部為推動乾電池國內循環發展,自114年7月1日起,製造、輸入或進口二次鋰電池之責任業者,可提出自建回收循環鏈計畫,經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核准後,得改以優惠費率繳交二次鋰電池回收清除處理費,鼓勵業者投入後端產業,提升資源循環效能。環境部指出,國內近年二次鋰電池因淨零轉型之推動,使用量大幅成長,為促成責任業者結合上、中、下游自建回收循環鏈,設計具經濟誘因的優惠費率制度,引導責任業者將關鍵物資留在國內回收處理循環,責任業者自建循環鏈計畫經核准後,採國內循環者,給予第一級優惠費率每公斤5.1元;採境外循環者,給予第二級優惠費率每公斤6.66元,兩者均大幅低於原費率每公斤39元,最高可減免超過八成,期鼓勵業者投入資源,建構自主回收循環鏈,強化國內循環再利用能量,落實乾電池從回收、處理到循環再利用的完整路徑,帶動產業邁向綠色永續發展。環境部表示,藉由自建回收循環鏈,責任業者可將製造或輸入的廢乾電池進行單獨分流處理及再生利用,不僅能顯著提升資源循環效益,亦能推動公私協力,共同建構未來回收處理所需的產能與基礎設施。有關本次公告修正相關資料請下載新聞附加檔案,或至行政院公報資訊網(網址:https://gazette.nat.gov.tw/egFront/)下載參閱。
臺日攜手 打造友善永續公廁新未來
環境部今(27)日與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台灣衛浴文化協會合辦「臺日廁所趨勢交流研討會」,邀集日本專家學者、我國專家學者及中央與地方機關等,共同研討公廁設計與管理發展趨勢,打造潔淨、舒適、友善及永續的公共廁所。研討會中,主辦單位分享公廁升級推動成果,包含導入科學化診斷技術、乾式清掃法、智慧監控系統與全坐式廁間設計,有效改善異味問題、提升如廁安全與滿意度。來自日本的與會專家也分享「災害廁所與地震」、「日本的廁所改善與維護分享」及「日本高齡化課題因應」等課題。沈志修常務次長表示期盼藉由本次跨國經驗的交流與實務對話,共同提升公共廁所的品質。本次研討會交流的議題包括公廁設計、管理維護及友善服務等三大面向。在設施設計方面,因應超高齡化社會,研討推動全坐式廁間,除反映家庭中坐式廁所的普及現況外,亦更符合高齡者及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需求。在維護管理方面,導入乾式清掃法,有助於公共廁所保持清潔乾燥;透過智慧科技提升管理效率並搭配科學化的「公共廁所診斷技術」,可精確找出髒臭來源,藉以進行調整設計或清潔流程,進一步優化維護機制。此外,針對多元族群需求,如具人工造口者、視障者、孩童、長者等,提供如更衣空間、尿布台等必要設施,強化公共廁所的友善性與包容性。環境部將持續推動特色公廁建置,並透過檢討修訂補助公共廁所興建及修繕工程督導指引,要求受補助公廁設計時應納入無障礙、性別友善、親子與高齡者使用需求,以增進公廁友善及包容性。透過舉辦此次臺日廁所交流研討會,不僅深化合作,更為臺台灣邁向永續發展目標(SDG)注入新的動能,朝向提供清潔衛生設施(SDG6)、性別平等服務空間(SDG 5)、減少不平等(SDG 10)以及打造包容安全及永續城市(SDG 11)的目標努力。
環境部依法依程序公告四接環評審查結論,絕無突襲
針對近期媒體對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評書件定稿程序及動工準則的疑慮,環境部說明協和電廠環評案與所有環評案件做法相同,均依法依規定辦理,無任何例外情事。環境部說明第28次環評大會審查協和電廠環評案,經所有環評委員進行充分討論後,要求台電公司應將108年迄今土壤及地下水之自主調查報告資料納入定稿附錄,並增加土壤及地下水之監測地點、項目及頻率,後續應積極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辦理。台電公司後續依環評大會決議提送定稿本至環境部認可,環境部經審視定稿本內容後依法公告審查結論,絕無媒體所稱突襲狀況。在動工程序方面,環境部針對環評審查結論均通案要求開發單位必須於工程施工前30日內,以書面通知主管機關及預定施工日期。開發單位除應依環評審查結論辦理,還必須符合土壤及污染整治法規定始得動工。環境部強調,不論是環評定稿確認、核准動工,或針對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的處理,皆依法令和既定程序辦理,各環評案件均遵循統一標準。對於關心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評的居民,環境部尊重各方依法提出訴願及行政救濟的權利,並將就訴願程序及實體理由依法答辯,保障各方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