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通常棲息在洞穴、建築物或是樹木上,蝙蝠選擇適宜的棲所,對維持生存與適應環境扮演著重要的因素,咸認可降低被掠食的機會、減輕惡劣氣候的威脅及維持社會的互動等。
金黃鼠耳蝠夏季出現在樹林或建築物棲所中繁殖,冬季則在中高海拔的洞穴棲所冬眠。在 3-10 月期間,由於金黃鼠耳蝠的繁殖育幼棲所緊鄰人居,很容易就會受到人為干擾。若因不當開發、破壞或無限制的觀光人潮,可預期將減少牠們的棲所適應與降低牠們的豐度和歧異度。因此,如何減少人為干擾對金黃鼠耳蝠及其棲地之衝擊,已成為本館保育金黃鼠耳蝠努力的方向。
樹棲的金黃鼠耳蝠
在夏季,金黃鼠耳蝠有繁殖育幼的需求,需要尋找一處可以安身立命及懷孕和照顧幼蝠的樹棲所。在雲嘉南地區的金黃鼠耳蝠大致都出現在海拔50m以下的闊葉樹林,這些樹棲所大都位於學校或公園內。這些地方通常有較多鑲嵌式分佈的樹木,周圍有大面積的農田或水域地景,夜間也較無光害。
牠棲息的樹木通常較高大,棲息在較高大的樹木或許比較安全,可藉此降低來自地面掠食動物的威脅。較高大的樹木,可能也有利於夜晚返回棲所時的定位,可節省飛行時間過長所造成的體能消耗。我們曾在大約70種樹木上發現牠的芳蹤,而且幾乎都是闊葉類樹種,例如:黃槿、榕樹、水黃皮、白玉蘭、欖仁、柚木和龍眼等樹種。
居家的金黃鼠耳蝠
雲林縣水林鄉許宅人家屋樑上的金黃鼠耳蝠,為全世界 Myotis formosus 繁殖育幼群的代表。根據主人表示該宅院興建好的隔年(1935年)金黃鼠耳蝠就遷徙至此,年復一年,不曾中斷。而且,如同夏候鳥一般,於清明前後大量到來,隨後生殖,於白露前後大量消失,中秋過後僅剩零星個體,最晚於10月份全數離去。數量最多時曾吊滿整個屋樑,約數千隻(極可能1,000~4,000隻)。
許氏家族在雲林政壇極有地位,金黃鼠耳蝠又是福氣與財勢的象徵,許家的運勢也就普遍被認為和此蝠群之興衰有關,蝙蝠來得越多許家運勢就越興旺。黃金蝙蝠數量最多時,也正是許家政壇的輝煌騰達時。然而,近20年來牠們在此的數量已經大減,2020年5月以後已完全消失。由於數量大減、備受干擾,再加上財物遭竊等原因,許宅主人已經明確表達婉拒研究者、遊客和媒體的造訪。除了許宅之外,我們每年也都會在一些民宅中發現牠們的蹤跡,但絕大多都是臨停狀態,極少有像許宅一樣的繁殖育幼群長期出現。
洞穴中的金黃鼠耳蝠
蝙蝠在冬季因昆蟲等食物來源大量的減少,而前往穩定低溫的洞穴冬眠,讓血液流動、心跳和呼吸等速度變慢,以減少新陳代謝時能量的耗損。金黃鼠耳蝠是一種會遷徙的食蟲性蝙蝠,牠們夏季在平地繁殖育幼後,之後就陸續消失,秋季我們會在一些山區發現牠們的蹤跡,冬季曾於觀霧、阿里山、鹿林山等中高海拔山區發現牠們。
牠們最早是在8月底進入冬眠洞穴,倒吊在山洞岩壁的頂端,12月至2月比較寒冷時才進入深度蟄伏,其他時間則伴隨著短暫的甦醒與小距離移動,最晚則是在4月離開。冬眠期間如果夠冷、水氣足夠,牠們身上會結上一層薄薄的霜,等到洞穴內逐漸回溫,身上的霜才會退去,甚至是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