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關於金黃鼠耳蝠

赫氏鼠耳蝠 Myotis formosus(Hodgson, 1835)分佈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越南、中國和台灣等國家。本種模式標本產於尼泊爾,所分佈國家中,又以台灣所發現的數量及地點最多,在台灣,Myotis formosus 最早由 R. Swinhoe 於1862年在高雄發現,牠也是台灣最早被命名的蝙蝠之一。近期資料顯示,台灣的族群是一個有效的亞種,亞種名為 flavus (Shamel, 1944),中文名為金黃鼠耳蝠。

金黃鼠耳蝠目前在雲嘉南地區台1線至台17線之間的平原區闊葉樹林較常被發現,其他縣市僅零星被發現。過去本種於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繁殖育幼族群是在雲林水林,當地居民因其倒吊習性而稱牠們為「倒吊蓮(蝙蝠)」,而後又因體表金黃亮麗可招來蝠氣而稱之為「黃金蝙蝠」,近年來因其大量聚集時間在農曆3月底,很像是要來跟媽祖祝壽般而稱牠們為「媽祖蝠」。金黃鼠耳蝠是哺乳綱、翼手目、陽蝠亞目(Yangochiroptera)、蝙蝠科、鼠耳蝠屬的蝙蝠。過去曾與赤黑鼠耳蝠(渡瀨氏鼠耳蝠)被視為同種,近來年已明確分為兩種。金黃鼠耳蝠的體毛為亮黃色(亞種名flavus之意),相當漂亮(種名formosus之意),指間膜雙色。

發現金黃鼠耳蝠回報表 

金黃鼠耳蝠被譽為台灣最漂亮的蝙蝠(張恒嘉攝)
金黃鼠耳蝠被譽為台灣最漂亮的蝙蝠(張恒嘉攝)


金黃鼠耳蝠在台灣的分布(資料時間:1995~2018年)。

金黃鼠耳蝠絕大多數個體身體末端部位(耳殼邊緣、尾末端、姆指、腳趾及鼻孔)並未如赤黑鼠耳蝠鑲有黑邊。以體型而言雌性略大於雄性,體重約14.4g,體長約5.8cm,前臂長約5.0cm,翼展長約32.3cm。牠的鼻部單純,耳殼橢圓形,耳珠長而尖細。齒式為2/3,1/1,3/3,3/3=38,第三顆前臼齒很小,由側面觀之並不明顯。染色體數2n = 44。金黃鼠耳蝠是一種遷徙性的蝙蝠,主要覓食環境以無燈光之農田、短草地和水域之飛蟲為食,牠也會飛進草叢中捕食。金黃鼠耳蝠的回聲定位叫聲型態大致為一隨時間往前,接近陡直下降的直線,開始頻率約100-120 kHz,結束頻率約30-40 kHz,叫聲時間約3-4 ms。


4金黃鼠耳蝠翼膜雙色, 大拇指突出翼膜外(張恒嘉攝)
金黃鼠耳蝠翼膜雙色, 大拇指突出翼膜外(張恒嘉攝)

金黃鼠耳蝠耳珠披針形(張恒嘉攝)
金黃鼠耳蝠耳珠披針形(張恒嘉攝)

取食的對象以鞘翅目(例如:金花蟲)、雙翅目(例如:家蚊)和鱗翅目(例如:斜紋夜盜蛾)等昆蟲為主,偶爾也會食用半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的昆蟲和蜘蛛。剛遷徙到的季節,牠比較像是機會主義者,主要以環境中大量出現的雙翅目為食,而後進入育幼期,鱗翅目的食用比例逐漸提高,很可能是與育幼所需的鈣質補充有關。牠們食用鞘翅目(例如:金花蟲)的比例在4~10月都是最高的。金黃鼠耳蝠夏季會利用樹葉或住宅作為繁殖棲所,冬天則僅在中高海拔山區有零星冬眠紀錄,冬眠期大致為11月至隔年3月。

金黃鼠耳蝠很喜歡吃農業害蟲-斜紋夜盜蛾(張恒嘉攝)
金黃鼠耳蝠喜歡吃農業害蟲-斜紋夜盜蛾(張恒嘉攝)

金黃鼠耳蝠繁殖棲所的群集個體轉換通常侷限在100公尺以內的小範圍,甚少有遠地不同群集間之個體交流,因而欲藉由移地保育之成功性較低。棲所轉換時個體間有主動聚集或分散的現象,亦即金黃鼠耳蝠是屬於聚散型(fission-fusion) 的社會結構。近20年來的觀察資料顯示其數量正在減少,其減少的原因研判可能與棲地破壞、農藥汙染、棲樹砍伐、光害和地景改變等有關。根據本館提供的族群數量監控資料,IUCN於2020年7月15日接受本館科學顧問黃俊嘉、何英毅與張恒嘉館長等人的建議,認定全球的 Myotis formosus 有下降的趨勢,將之列為「近危(Near Threatened, NT)」等級;然而台灣,金黃鼠耳蝠雖已於2017年列名在「2017臺灣陸域哺乳類紅皮書名錄」的「國家易危」等級,但仍非保育類,在國內受到棲地破壞等各式人為威脅仍缺乏強而有力的法律可作為保護後盾。

發現金黃鼠耳蝠回報表 

1 金黃鼠耳蝠被譽為台灣最漂亮的蝙蝠(張恒嘉攝)
2金黃鼠耳蝠耳珠披針形(張恒嘉攝)
3金黃鼠耳蝠第3顆前臼齒很小(張恒嘉攝)
4金黃鼠耳蝠翼膜雙色, 大拇指突出翼膜外(張恒嘉攝)
5金黃鼠耳蝠的腳上有毛(張恒嘉攝)
6金黃鼠耳蝠成體雄性特徵明顯(張恒嘉攝)
7金黃鼠耳蝠喜歡吃農業害蟲-斜紋夜盜蛾(張恒嘉攝)
8金黃鼠耳蝠是典型的樹棲蝙蝠(張恒嘉攝)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